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三大退烧治疗方法 中医常用有效散热!

三大退烧治疗方法 中医常用有效散热

时间:2025-05-09 22:09:28 来源:上海魁飒 作者:中医养生 阅读:731次

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,在讲具体内容之前,烧治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,疗方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法中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,“退热”就是医常用要使这壶水冷却下来,你想有几种方法?效散我想至少有3种:首先,要把炉火关掉,大退以减少产热,烧治这叫“釜底抽薪”;其次,疗方应把壶盖打开,法中或将开水搅拌,医常用以增加散热,效散所谓“扬汤止沸”;再次,大退可往开水中兑入冷水,烧治甚至冰块,疗方所谓“热者寒之”。其实,这三种方法在中医的退热治疗中都十分常用。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种退热方法的应用。

  1.釜底抽薪法

  相当于中医“通腑泄热法”,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。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。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,大便不通,腹胀、腹痛拒按,甚至胡言乱语,舌苔黄糙起刺,脉滑有力时。此犹如锅下柴多火旺,抽去柴薪则火熄热退。故常用大黄、芒硝等药,或将其配入清热方剂中,以通利大便,泻下热结,使邪热从下而去,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;再者,通便去火,又能保护阴液,犹如防止火太旺而将水烧干,限制体温上升,这也有利于退热。

  2.扬汤止沸法

  相当于中医“疏散退热法”,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。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,一是发汗退热法,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,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,无汗或有汗不畅,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,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,又可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。前者恶寒明显,一般无汗,且兼有头痛,肢体酸痛,鼻塞流清涕,口不渴,咽喉不痛,脉浮紧等;后者发热明显,一般有汗,且兼有头痛,口渴,咽喉肿痛,脉浮数等。发汗退热法宜根据寒热之异来选取不同的药物,如风寒表证常用辛温发汗药,如麻黄、桂枝、羌活等;风热表证常用辛凉发汗药,如柴胡、升麻、薄荷等。通过发汗散邪,使邪热外达,发热随之减轻,从而达到退热之效,符合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体若燔炭,汗也而散”的治则,发汗法对无汗高热者尤其有效。二是升散退热法,适用于内有郁热的病人,因邪热内郁于里,常表现为发热,胸膈烦热,口干唇裂,面色红赤,口舌生疮,舌红苔黄,脉数等,可于清热方剂中酌加薄荷、升麻等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功,此符合《黄帝内经》所说的“火郁发之”的治则。但应注意的是,发汗退热法虽十分常用,且有很好的退热作用,但过汗能损伤津液,故对体虚病人应当慎用。

 3.热者寒之法

  也是中医最常用的退热法之一,即用药性寒凉(甘寒或苦寒)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。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。如见高热不退,汗出较多,口渴喜喝冷饮,脉象洪大而数时,为热盛津伤证,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,宜用甘寒退热法,如石膏、生地、麦冬等;如见高热烦躁,口燥咽干,便秘尿热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,为热毒炽盛证,当用苦寒清热法,如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等。由于本类药物性多寒凉,易伤脾胃,故应注意适可而止。

  最后,值得指出的是,上述三法皆宜于实热证,不宜于虚热证;在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,如能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应用则退热效果会更好。另外,病人高热大汗时,中医并不主张用冰袋等冷敷法,以免影响出汗,反不利于退热。


(责任编辑:中医养生)

相关内容
  • 承山穴的准确位置图,3个方法找到位置(距离外踝尖8寸的位置) — 神奇养生网
  • 吃中药有助于减肥,不要碰白色的食物?听一听中医所说的话…
  • 儿童肥胖怎么补救?四神汤、枸杞菊花茶助减重
  • 怎样提升宝宝的抵抗力?
  • 韭菜加醋能补肾壮阳吗,不仅壮阳补肾还能消炎杀菌 — 养生百科网
  • 减重小秘方4大减重燃脂好朋友来助阵
  • 孕期吃蔬食体力差?没营养?吃素错误观念
  • 孕期在食物上的注意事项,你了解多少?
推荐内容
  • 食用牛油果的功效与禁忌,对女性产后的调养效果非常好 — 养生百科网
  • 定制属于你的「减糖4计划」,让瘦身更给力!
  • 避孕药对甲状腺有影响吗?长期服用避孕药对身体有哪些副作用?
  • 孕妇可以喝大麦茶吗?孕妇喝大麦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  • 卡其色裤子配什么颜色上衣图片,一定要搭白衬衫超好看 — 神奇养生网
  • 配方奶与母乳一样吗?肠道菌群来解答!